(趣说三国第50期)
文/慕容狗蛋儿
(一)
正史中,曹操有政治理想,是一种乱世清流。
《三国演义》里有一段很短的描述,一直印象非常深刻。
没错,就是汴水之战,史学家都忽略了。
初平元年(190年)正月,天气贼冷,十八路诸侯组成的关东联军,在盟主袁绍率领下讨伐祸国殃民的董胖子。
两个月后,董胖子被关东联军击败,在无奈之下,胁迫献帝迁都长安。
关东联军看似人多势众,却是一帮怂人。因惧怕董胖子的凉州军,竟无人敢追击,全都按兵不动。
展开剩余88%一腔狂放与激荡的少年气,资历尚浅的曹操很有眼光,认为董卓“焚烧宫室,劫迁天子,海内震动”,刚好是决战定天下应的好机会,在得不到诸侯响应的情况下,就带领自己的人马追击董胖子。
而这一帮诸侯笑了,笑得意味深长,高深莫测,笑里略带唏嘘和倦意,画外意是——“志大才疏,孺子不可教也。”
当曹操追到行至汴水时,与董胖子手下大将徐荣对阵,结果因寡不敌众大败,士卒死伤大半,自己也被敌箭射中,若不是堂弟曹洪及时赶到,小命早芭比Q了。
回到大营,曹操的心抜凉抜凉的,尽管如此,他心仍然不死,提议大佬们围困董卓,对于这个计策,大家你看我,我看你,净是打哈哈。
公路兄,今个天气不错,我们来炸金花,昨夜输光了。
张邈兄,这儿离你陈留地界不远,去你家喝酒撸串去。
对围攻董胖子的事一点也不上心,好像就是来休闲的,一个个忙于低头玩抖音、刷视频,连盟主袁绍都在打穿越火线游戏。
“竖子不足为谋!”气得曹操在心里骂了一句,转脸离开了这群乌合之众。
格局上不去,就是一盘散沙,先锋孙坚要粮草,袁术却怕他抢头功,就是不给你调拨。所以说,关东联军名义是为讨董卓,实则是凑热闹,各怀鬼胎,各打各的算盘。
时间一长,这群不是甚好鸟的合伙人就发生摩擦,相互厮杀,最后作鸟兽散了。
一帮没有战略格局、擅长“躲闪大法”的创业老板,在职场上学会躲事,从不主动揽事,被淘汰出局是迟早的。
汴水之战,曹操败得一塌糊涂。原因有这么三条,一是曹操首次率兵征战,经验不足,战术运用上不够娴熟;二是兵员素质不高,都是刚招来的兵马,没经过实战考验;三是敌众我寡,西凉兵个个如虎狼,一经对阵,败仗是必然。
经此一役,曹操就像一个志存高远的创业者,第一次就败光了原始资本,如此的打击与挫败不是一个常人能够迅速承受住的,跳楼抹脖子兴许也会折腾出来。
但是,曹操这人优点很多,他有更高的视野,内心异常清晰和强大。在此刻,我们分明听到了他心里狡黠的笑声,这单生意大爷赚了。
(二)
不可否认的是,曹操确实火了。他以一己之孤勇讨伐逆贼,征服了忠于汉室的千万粉丝。
然而,有一个深层次的问题却被人忽略了:汴水之战,对以后曹操的创业有多大影响?
一是在名声上赢了。
虽然这次出名蹭了败仗的流量,但总归算出名了,而且是一夜涨粉上千万。是个超级大V了,虽然有些是黑粉,但那也是“粉”,虽败犹胜,名声都打出去了,关东联军里曹操是个人物。
也许,在汴水之战惨败前,阿瞒在开始就已经算计了结局,但是他必须“投机”。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事儿,成与败并不重要。重要的是,他要脱颖而出、扬名立万,成为顶级流量。
阿瞒跻身十八路诸侯的行列,这可是一次举国上下都晓得的特别军事行动。
由此一跃成了著名的“名人”,还上了东汉名人排行榜。要是做企宣,得撒多少银子。
二是在道义上赢了。
讨董卓的事情吹灯拔蜡,各路诸侯一哄而散,让人怀疑这是一帮假的诸侯大佬。
曹操早收拾摊子走人,他失去了大半兵马,却树立了人间道义。可以借道义的红利招兵买马,收揽精英人才。走进了一回东汉证券的大户室,天下人都知道有一个曹操,是个匡扶汉室的忠勇之士。
有这些,他大赚了,阿瞒的终极目标是赢天下人之心。这时的曹操正式登上了国家级的政治舞台。
讨董卓这事儿,等于曹操在全国范围内做了一次特大公益广告,而且拔了头筹,中了大彩,扬了大名。天下谁人不识君,阿瞒好好棒。
三是在认知上赢了。
汴水之战惨败,是曹操乱世起步的第一战,也是他人生中重要的分水岭。
就像有舍就有得,种子不死,就不会发芽。
此战惨败后,诸侯们各种吃相难看的嘴脸,彻底的让曹操看清了,也感知到了时代变化,心中的那个大汉回不来了,诸侯、盟友无动于衷,自己仍坚持初心吗?
这些讨董诸侯不过是一些蝇营狗苟之辈,他们要是靠得住,猪都会上树。
曹操清楚了自己的理想该在哪里,所以绝不拖泥带水,在诸侯联军那儿浪费一丁点时间和精力,立即抽身闪人。
四是在出路上赢了。
以前,曹操是个直男,一心想为国尽忠。
而惨败的曹操,看着诸侯们喝酒撸串泡妹的模样,心里像打翻了五味瓶,这一帮怂,实乃蛇鼠之辈。
你说匡扶汉室的大事,他言女人色香的私好,根本不在一个频道上,一个个躺得多平,醉生梦死。
三国顶级人物的龌龊和决裂,有时候都不必因为什么大动作,“打哈哈而言他”的小动作就可以了。
此时,在群雄一次次白眼和不屑中,阿瞒开始修正自己曾经的政治剧本:救国,该如何去救?世上没有救世主,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,自己成为乱世之中最粗壮的胳膊,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。
汴水之战后,阿瞒认清了现实,明晰以后的政治方向。有了新剧本,阿瞒果断回家,调整思路,另起炉灶,自己当创业老板,好戏就要上场。
呛呛起呛起,呛动呛起呛起……
(三)
这是一代枭雄初现江湖的风华,也是青年大佬初识江湖的认知。
对创业老板来说,任何重大决定,都是要计算性价比的。不是把对手干翻,就是被对手干翻,反正总有一个要翻。
此一仗就是一块革命的试金石,试出谁是猪队友,谁是神助攻。
禅语曰:龙衔海珠,游鱼不顾。人是分境界的,你走什么路,信什么样的道,其实上限就已经定下来了。
比如说袁绍,熟悉三国故事的大概人人知道,志大才疏,心雄手拙,包括眼界不广,格局逼仄,目标和手段混乱,不会识人和用人等等。
不过袁绍的考虑也有道理,我摊子大,员工多,一旦跟董胖子结上死梁子,他要集中兵力搞我,岂不是太不划算,你阿瞒屁股后面才有几个碎怂。
三国的大佬之间,没有永远的友谊,只有永远的利益。那种“见面热情扫微信,临事发现被拉黑”的人,古今都不缺。
阿瞒的眼光和胆识,甩袁绍好几条大街。汴水之战后,东汉江湖第一大哥袁绍的业绩震荡,江湖势力值、信用值大跌。昔日的跟班小弟阿瞒与大哥分道扬镳,此后,袁绍“不做大哥很多年。”
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:“人一旦悟透了就会变沉默,不是没有了与人相处的能力,而是没了逢场作戏的兴趣。”
猛人曹操沉默了,不是在沉默中死亡,而是在沉默中爆发,他疯狂研究兵法,写《短歌行》、写《蒿里行》、写《观沧海》,以小作文“直播带货”,自带音效,销售公司的理念和价值观。
输了不出声的对手是最可怕的,人家在磨刀呢。
来到了新的赛道,一个正确的战略选择改变了曹操的命运,把初创的公司从破产悬崖边缘拉了回来,几番骚操作,弯道赶车,实现了由小到大、由弱变强的跨越式发展。
吃瓜群众在弹幕上问,天下英雄谁敌手?无疑,曹魏集团成为未来最有希望打破三国僵局、一统天下的力量。
在那个到处可以占山为王的军阀时代,曹操说,假如没有我,真不知几人称帝,几人称王。
努力者出众,不努力者出局。昔日的十八路诸侯,早已灰飞烟灭。因为,青铜永远成不了王者。
呵呵,江湖笑,恩怨了。
您若喜欢,关注点赞,江湖有缘,下期再见。
发布于:天津市